本系課程分為「生態保育經營」與「森林資源應用」兩大模組,7位專任教師中共有3位主專長偏重於森林資源應用模組、3位偏重生態保育經營模組、1位為跨兩模組。本系專、兼任教師之專長領域授課課程皆符合其專長,授課課程亦符合系所自我定位、教育目標及辦學特色,此外積極規劃教師之增能,並配合政府之政策發展林下經濟,未來之規劃如下:
(一)相關產業之配合:如生物醫學、生物科技、清潔產業、美容產業、遊憩產業、食品產業等配合來壯大本系之教學內容。
(二)既引領政府政策發展也配合政策發展:如目前林務局之林下經濟政策,開發林下經濟作物之發展,如林下咖啡與山茶栽植、養蜂產業、菇蕈產業、蕨類植物產業,新型態之綠化產業。
(三)發展林下經濟與傳統林產品之創新:土肉桂及杜仲等。
(四)精準林業之發展:強調利用現代技術來收集森林地區的準確資訊且考慮需求、環境和生態問題以達長期的永續目標。這些關鍵資料有助於做出更好的管理決策。包含物聯網、大數據分析、機器人與區塊鍊。以物聯網之概念來發展新型態之綠化產業、大數據在林業之應用、無人機之林業與自然保育應用。每個資料都將儲存在分散的分類帳中,由於可實現高水準的可追溯性,在產品溯源、管理透明度增加及森林保護上具高度效用。
(五)著重在未來永續社會治理的保育議題,長期跨領域與其他協力單位輪流辦理,經營品牌價值。以下羅列6項本系可發展的中長程特色,並延伸做創新永續與社會責任規劃,包括:(1) 探討提升森林覆蓋率,抵消碳排放。(2) 探討保護區持續經營管理,維護野生物棲地環境。(3) 國有林治理落實生態檢核,維護生態棲地環境。(4) 防治外來侵入種,維護本土生態。(5) 生態服務給付,營造友善共生環境。(6) 公私協力,提升永續森林管理。維護原住民採取森林產物的權益,助益原住民族植物知識傳承,同時配合政府政策發展林下經濟與精準林業、擴大學生之就業領域。